系所榮譽
本系參加校運會喜獲佳績,榮獲:
- 精神總錦標
- 學生團體趣味競賽第一名(應數舊生)
- 學生團體趣味競賽第六名(應數大一)
- 拔河第一名(應數舊生)
- 拔河第三名(應數大一)
- 女學生跳遠第一名(大一林軒筠)
- 女學生跳遠第四名(大一方 維)
- 女學生100公尺前八強(待決賽,大一杜欣芸)
- 女學生800公尺前八強(待決賽,大一邱翊淩)
- 男學生乙組5000公尺第四名(大一吳宗展)
- 男學生乙組100公尺前八強(待決賽,大一賴彥儒)
- 男學生乙組400公尺前八強(待決賽,大一賴佳蔚)
感謝王國仲老師陪伴應數大一參加開幕及拔河
感謝傅恆霖老師、副系主任翁志文老師到場加油
感謝張洛賓老師擔任本系拔河代表隊技術指導老師
應數系全體師生暨應數系系友會敬賀。
Top
成員包含來自46個國家、超過250個大學的全球開放式課程聯盟在4月16號於英國劍橋舉辦的盛大年會上,將標竿網站獎(Landmark Site Award)頒與國立交通大學,這就像是開放式課程運動界的最佳影片獎,必須要擊敗全球上百個大學的開放式課程網站方能取得,實屬不易,也代表近年來我國大學的開放式課程運動已經受到了國際的注目及讚賞。
全球開放式課程聯盟自2011年起每年自全球四十幾個國家的大學所設立的開放式課程網站中挑選一個,並頒予標竿網站獎(Landmark Site Award),得獎者可說是百裡挑一的模範網站,今年國立交通大學打敗上百個對手獲得此一殊榮。國立交通大學目前已建置124門開放式課程,其中包含102門完整影音課程(註: MIT 提供的開放式課程中也僅有約100門為影音課程) ,範圍涵蓋各系所基礎與進階課程,提供材料則包含課程綱要、課程講義,以及完整的課程影音錄影等。
由於交大所提供的課程品質優異、適於自學,因此網站的點擊率節節高升,根據Google Analytics 的統計,2010年一年的網站造訪次數就超過了250萬次,嘉惠至少20萬的使用者(註:台灣高等教育在學人口約120萬),全年影音課程的觀看及下載次數更達到驚人的一億四千萬次,其中超過1/3的課程點擊率來自海外,某些課程的觀看或下載次數早已超越任何國內youtube上的熱門影片,而且受歡迎的程度經年不墜。2011年,交大OCW網站的造訪次數更超過300萬次,至少24萬使用者,其中有超過4萬使用者來自於海外地區。從上千條的使用者回饋得知使用者不只有在學的國內大生,還包括了越級學習的中學生、失學的窮苦大學生、海外的學子及自我進修的職業人士等等,甚至有企業公司利用交大的開放式課程做為內部教育訓練的教材。
自2001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提出開放式課程的知識分享計畫,將高品質的課程與資源組織成數位教材,免費地開放於網路上供大眾分享與學習後,啟發了全球許多大學的開放教育資源運動,麻省理工學院因此於2005年正式主導成立全球開放式課程聯盟(OpenCourseWare, Consortium, OCWC)。聯盟成立至今,成員成長快速,共計全球46個國家超過250個大學加入,建置了上百個不同語言的開放式課程網站,提供上萬門課程。國立交通大學為響應此一潮流,於2007年4月正式成立華文世界第一個擁有完整課程影音及課程資源的大學開放式課程網站,成為台灣第一所加入全球開放式課程聯盟的頂尖學府,並於2008年12月集結有志一同的大學成立「台灣開放式課程聯盟(TOCWC)」,希望集合眾校之力廣泛地開放不同領域之知識,共同為知識分享努力。
目前該聯盟已有包括台、清、交、成等27所大學參加,成為全球大學加入推動開放式課程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現任聯盟理事長交通大學吳妍華校長表示:「台灣開放式課程聯盟要做臺灣推動開放式課程以及開放教育資源的的火車頭,聯盟的成立除了展現台灣高等教育的優質教學,更要讓知識的交流與傳遞超越時空的限制,打造終身學習的環境並激發新的創意與思維。」截至目前為止,台灣開放式課程聯盟的27所學校已經開放超過700門課程,其中70%為全影音課程,使得台灣成為目前全世界投入開放式課程運動大學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也是提供全影音開放式課程比例最高的國家。
國立交通大學開放式課程網站:http://ocw.nycu.edu.tw/
【新聞來源:開放教育推動中心/秘書室】
應數系全體師生暨應數系系友會敬賀。
Top國立交通大學本學期開始實施導師活動,全校週三下午3:40~5:30不排課,不定期安排校長講座,邀請來自各領域的專家與大師來校演講,為學生注入不同觀點。期望在專業領域外,以清晰簡單的語言,帶來基礎且多元寬廣的視野。
7日下午交通大學邀請到哈佛大學數學系系主任,同時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的丘成桐院士為師生帶來「幾何學賞析」專題演講。
吳妍華校長致詞時表示,丘成桐院士是一位數學天才,在數學方面尤其是幾何學上的成就非常的高。丘院士17歲進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唸數學系,在大三(20歲)就受到柏克萊加州大學的大數學家陳省身院士的賞識,進入柏克萊直攻博士,二年後(22歲)就拿到博士學位。畢業後不久,1976年(27歲)就解決了幾何學的重大問題:Calabi猜想。1982年(32歲)獲得與有數學諾貝爾獎之稱的數學界最高榮譽費爾茲獎(Fields medal)。費爾茲獎為四年頒獎一次,且得主年紀不得超過40歲,非常難能可貴。
丘成桐院士首先介紹幾何的歷史,並引用中外歷史資料,說明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也傳授數學家如何看問題及看待問題的方法與角度。隨後再以鼓的形狀(數學)與音樂的關係談「譜寫幾何」 ;以及對稱如何影響現代物理、易經、道家的觀點談 「幾何與對稱 」與 「幾何與對偶 」;從對稱與對偶的觀點,再談到數學家非常重視美的表現,並用數學的方式表達他們由大自然中所挖掘的「 數學之美 」。全程演講丘院士以淺顯易懂的話語,向師生解釋過往誤以為非常抽象、困難且硬梆梆的數學,其中數學之美的觀點更讓人感到耳目一新。
最後他提到幾點他觀察的現象:現在不少學者努力學習,卻沒有宏觀的看法,終究不能成就大學問。也有青年學者,談玄論道,卻沒有踏實功夫,終究也是一場空。並以希臘時代,學者有充裕的時間思考、辯論,學者才有自由的意志、獨立的精神追尋自己的理想勉勵大家。雖然他認為希臘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當時的求真求美、求和諧的精神仍值得學習。
他也鼓勵大家,現在是一個新的世紀,人類對大自然的觀測與瞭解比以前深入,應該要朝向建立一個新思潮作為努力的目標。
會後,材料、化學、與電子工程等各領域師生,踴躍提出該領域與數學之間的關聯,丘院士精闢的解說,也證明了數學為各領域之首與基礎,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一位師長特別提出了現今社會中理想與現實的選擇,希望丘院士解惑。丘院士解釋就他觀察50%以上的數學家擔任教授、40%在各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剩下的10%進入金融界等行業服務,「從來沒有看過數學家找不到飯吃的」,勉勵所有學子朝自己喜愛的領域發展,必定有非凡的成就。
【新聞來源:國立交通大學/秘書室】
Top